7月7日,第三屆中國保險業創新與發展論壇暨“改革開放40年中國保險風云榜”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 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華農險)獲得“優秀財產保險公司”獎。公司董事會秘書、合規負責人、首席風險官劉清元出席頒獎禮,并代表公司領取了該獎項。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保險風云榜”是由《每日經濟新聞》發起,聯合專業學術機構、第三方咨詢機構主辦的保險行業評選獎項。其評選的“優秀財產保險公司”獎,旨在表彰有創新舉措及突出社會影響力的財產保險企業。
近年來,作為專業農險公司,安華農險在科技助力保險主業發展、創新服務理念和舉措,全心服務“三農”發展等方面不斷突破,通過數年如一日對保險保障價值理念的堅守,影響著財產險尤其是農業保險行業的發展,獲得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因此獲得該獎項。
安華農險積極貫徹落實國家“三農”政策和監管部門監管要求,始終秉持“根植農村、安身農業、貼近農民、服務三農”的企業宗旨,致力于探索新形勢下農業保險的發展道路。目前,已在全國十余個省市開展了覆蓋農林牧漁各個方面的農業生產風險保障體系。
在做好政策性保險產品承保、理賠和服務的基礎上,安華農險還多措并舉持續激活創新活力,圍繞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糧食安全的農作物保險、主要畜產品保險、重要“菜籃子”產品保險以及森林保險等產品,開發出了生豬價格指數保險等一系列領先業內的創新型保險產品,切實發揮了推進農業現代化 “穩定器”的作用。
比如,圍繞“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這一農業工作主線,以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為創新方向。在吉林省開辦的大豆收入保險試點,開創了我國主要農作物收入保險先河,是繼我國主要農產品價格改革后,大宗農產品收入保險的第一單;在吉林省開展的玉米價格“保險+期貨”試點項目,是業內首次將保險和期貨相結合,共同化解價格風險的創新性嘗試,破解了新型經營主體經營風險高的難題。此外,安華農險圍繞地方特色支柱產業,積極探索開發了內蒙古雜糧雜豆種植保險、內蒙古甜葉菊種植保險、吉林中藥材保險、吉林梅花鹿保險、遼寧食用菌保險、遼寧草莓種植保險、山東蔬菜目標價格保險、青島藍莓保險、近海養殖保險等一系列地方特色農業保險險種,有效地支持了地方特色農業經濟發展。
安華農險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和各承保領域的結合應用。比如,公司研制的RFID電子標簽植入系統通過將無線射頻電子標簽用植入式電子標簽注射器,注射到養殖個體的皮下組織中,做到個體精準識別,同時針對每個個體建立信息數據庫,通過AHPAD進行標的信息錄入,輸入系統,讓承保、理賠等環節更加高效精準,有效提升了養殖業保險標的的單一個體管理能力。
再比如,基于區塊鏈技術,安華農險創新研發了肉鴨養殖保險,利用區塊鏈的分式記賬功能和不可篡改的特點,打造了從雛鴨生產、飼養到成鴨屠宰的全流程數據閉環,直擊養殖險出險時數據失真的行業痛點,為肉鴨保險精準理賠提供了強力的數據支撐,也為小型家禽牲畜的保險產品開發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新模式。在種植業保險和林業保險方面,安華農險借由“‘SGE天地眼’精準監測與評估技術”實現了對農作物和森林受災面積、受災程度的準確識別、測量、定位和分析。
近年來,以服務“三農”為己任的安華農險,在農村這片國家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始終將助推脫貧攻堅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持續發揮專業優勢,按照“保險+扶貧”的方式和“一村一品、一地一策”的發展思路,積極參與保險業脫貧攻堅工作。僅2017年,安華農險就在吉林、內蒙、遼寧、山東4個省區、27個地市、81個縣(市、區)開展了扶貧保險業務,為貧困地區175.8萬戶次農戶辦理農業保險、大病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和其他保險,提供86.78億元的風險保障。全年累計捐贈147.5萬元,用于支持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生活及貧困村的建設工作。
2018年上半年,公司在前期脫貧攻堅工作的基礎上,立足貧困地區資源優勢,因地制宜開發了內蒙古燕麥種植保險、紅胡蘿卜目標價格指數保險、吉林玉米收入保險等一系列特色優質農產品保險,支持地方扶貧產業發展,助力貧困人口早日脫貧。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并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設“美麗中國”等重大戰略。而作為專業的農險公司,安華農險將以此為發展遵循,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敢于擔當的勇氣,堅持發展與轉型,堅持不斷創新,努力創造新的業績,為實現做國內領先的涉農綜合金融服務商奠定堅實的基礎。